
穩住蘇蘇電站,就是守住我們的“城”
2020年初的注定不平凡,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軌跡,也喚醒了無數人的時代擔當,更凸顯了無數人的家國情懷。在這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一批批醫療隊沖鋒向前,千里出征湖北;一批批科研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研發特效藥和疫苗;一列列載滿救援物資的車輛日夜兼程,火速馳援武漢……在突發疫情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打贏疫情阻擊戰。
“抗疫不分戰場”,位于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半島北部的沿海小鎮的蘇蘇火電項目部也因為疫情肆虐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考驗!在這危急時刻,蘇蘇火電項目組全體員工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和部署下,團結一心,攻堅克難,不計得失,勇擔重任——疫情防控和項目履約,兩手抓、兩手發力,創造了海外工程在疫情大流行下的一項項佳績!那一個個我們親身經歷的“抗疫”故事,至今仍然讓人心潮澎湃……
盡心竭力,撐起安全“保護傘”
讓堅守崗位人員“留得安心、干有信心”,是集團領導和項目組負責人再三的叮囑。
于是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統計采購防疫物資,逐一查詢員工動態,了解員工身體狀況,體溫測量、工地消毒、防疫宣傳、配發防護用品、提前備好充足的隔離房間、強化實時監控等配套防疫舉措第一時間全面啟動,只為給員工一個安全安心的工作環境。
項目位置較偏遠,醫療資源有限,然而切實保障每一位員工的生命安全是項目組義不容辭的責任,于是項目專門成立物資保障小組,積極與企業、經銷商協調溝通,克服各種困難,想千方設百計不斷充實防疫物資和醫用器材,通過艱苦努力,口罩、護目鏡、醫用手套、酒精、紗布、防疫中藥顆粒、常規診療儀器、呼吸機、疫情診斷超聲儀都及時運送到工地,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
隨著印尼疫情開始大面積蔓延,蘇蘇項目又大舉引進高科技預防手段:在營地安置了攝像頭和紅外感溫成相系統,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潛在危險因素的信號;在工地現場配備了擁有高清攝像頭的無人機,以便對室外區域實現360度無死角安全隱患排查。此外,為每位員工發放了專門定制的健康手環,便于日常健康監控……
為了盡最大可能地降低感染風險,項目決定減少外出采購,可員工的吃飯問題還得考慮。食品短缺,蔬菜不夠,蘇蘇人就扛起鋤頭自辟菜園子,自給自足,“印尼氣候濕潤,雨水多,瓜果蔬菜很快就能成熟,自個兒種的吃著新鮮放心!”望著滿院的絲瓜、青菜、辣椒......蘇蘇人樂觀地說道。項目部還會定期統計員工生活用品需求,統一采購發放,保證疫情期間員工生活質量不下降。不能上理發店,員工就操起剪子和推子,相互理發,為此,項目專門給大家蓋了一間理發屋,員工們個個成了理發師。
“真沒想到,項目考慮如此周全,在這特殊時期,我們也能安心工作”,很多員工被項目組體貼細心的服務深深打動,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全力以赴,爭做先鋒“戰斗員”
疫情的暴發給許多工程項目建設和運行帶來的巨大的挑戰,蘇蘇電站已經處于商業運行狀態,項目部深刻認識到持續高負荷為北蘇門答臘電網供電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和民生意義,在使領館的親切關懷與集團、公司、區域總部堅強領導下,項目全體員工艱苦奮斗,確保了機組在疫情期間高負荷不間斷運行,為北蘇門答臘電網的穩定高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于春節后返崗的40多名機組運維人員返回時間不得不一再推遲,項目人員極度短缺,于是,蘇蘇項目立刻著手高度整合現有資源,所有在崗人員進行倒班模式,犧牲非常多的個人休息時間才得以保證兩臺機組的穩定高效運行,長時間倒班,很多員工都有了“熊貓眼”,但是所有在崗員工毫無怨言,一切行動聽指揮,干凈漂亮地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攻堅戰。
5月26日下午15:10,4#鍋爐撈渣機跳閘后多次處理依然無法啟動,給項目發電正常運營帶來嚴重影響,如果無法及時解決問題,輕則被迫減負荷運行,重則要停機停產,都將面臨業主方對我方當月運維結算的大幅度扣減。
于是項目部立即組織人員現場檢查,并與設備廠家視頻在線診斷,最終確定為撈渣機驅動裝置的減速機故障。可是印尼當地檢修人員又因節日休假,情急之下,項目當即決定動用現場現有全部檢修力量,連夜拆解設備。那一晚,瓢潑大雨在炎熱的印尼像往日一樣如約而至,然而所有檢修人員卻毫不退縮,一頭扎進雨幕中,熱火朝天干起來,汗水和著雨水從他們堅毅的臉龐不斷流下,那專注的神情和堅如磐石的背影讓人肅然起敬,夜幕下,他們工裝上中國水電的字樣份外醒目,最后連夜完成檢修工作,鍋爐撈渣機恢復正常運營,印尼方為之動情而大贊盛贊,驚嘆著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這驚嘆的背后是項目組全體員工的執著堅守和默默付出。“大部分員工已經超負荷工作快整整一年了。”因為疫情來的太突然,打亂了項目原有的輪崗調休計劃。蘇蘇項目大部分都是青年員工,他們義無反顧地扛起責任,選擇堅守崗位,可誰又不知道?他們的家中也有妻兒老人,也日思夜想地盼著早日回家與家人團聚;項目還有少部分年紀大的員工,他們中間有的伴有基礎性疾病,如風濕痛、糖尿病等等,不僅要常年日曬雨淋地工作,還要忍受疾病帶來的身體上的病痛;還有的員工因為牙疼,無法盡快安排外出看牙醫,硬是靠著一片片止疼藥撐了下來。盡管如此,在蘇蘇項目,從來沒有誰抱怨過一句苦,漂泊在海外的蘇蘇人,就是自己的避風港。
人員短缺,物資調配困難,當地社會環境錯綜復雜的變化 ......幾乎所有能遇到的難題蘇蘇項目都遇到過,也都挺了過來。據8月28日蘇蘇項目數據統計,3#機組與4#機組運行狀況良好,其中,3#機組累計安全運行472天,累計發電量1527171MWH;4#機組累計安全運行402天,累計發電1169190MWH。機組各項運行指標參數都處于優良狀態。這些數字就是最強有力的證明,防疫工作做得有多細致,安全生產就能得到多大保障,防疫和生產兩不誤不是口號,也不是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一波三折,義無反顧的逆行者
做好個人防護,提上簡單的行囊,這就是逆行者們上陣的武裝,歷經波折也要早日回到項目組,這就是蘇蘇逆行者們的身影。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基本得到很好控制而安全、穩定,項目正在積極促成休假人員回歸崗位,在確保符合中國和當地法規的前提下,項目在3月初做了第一次嘗試,由于印尼政府彼時尚未放開直航政策,項目部安排一行四名青年員工,中轉第三國泰國,并計劃在泰國政策規定滿14天檢疫隔離期后進行核酸檢測,取得核酸檢測報告后再入境印尼。按照此行程安排,預定好3月11日飛泰國曼谷,然而3月9日泰國突發新入境政策規定,登機時必須出具規定格式的核酸報告證明,此規定將于3月12日零點執行。但是該規定卻實際于3月11日提前實施,于是一行四人到達機場辦理登機時,被告知無法辦理登機,經過多次溝通無果,只好先返回聯系醫院出具規定格式核酸報告,結果所有醫院,均不能按要求出具,這就意味著從第三國泰國中轉入境印尼的可行性被堵死,此舉只能作罷。
汲取了上一次的教訓,項目快速決策,轉戰第三國柬埔寨中轉入境。于3月15日,項目部一行四人順利從廣州入境柬埔寨金邊,駐留酒店進行14天的檢疫隔離期,不料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疫情3月底急劇惡化,在即將完成隔離期之際,金邊至印尼航班(包括中轉其他國家航班)均全部取消,出行員工又只能繼續滯留金邊等待,盼來的消息卻是印尼疫情繼續惡化蔓延,4月底發布通行限制政策,所有國內商業航班,國際航班均停飛至6月1日,入境印尼希望幾乎被扼殺,至此項目部一行四人已于金邊酒店滯留四十多天,在請示公司和集團后,安排員工返程,于5月8日順利入境中國成都,積極配合當地防疫規定,進行14天集中醫學隔離,于5月23日解除隔離觀察,順利飛抵長沙。
逆行之路雖一波三折,但仍然等來了新的轉機,隨著新冠疫苗的出現,防疫手段日趨成熟,再加上兩國政府的積極推進,雙向守望,最終一批又一批的蘇蘇項目員工終于實現了最美逆行!
大愛無言,社會責任擔當者
蘇蘇項目兼顧企業效益的同時,用實際行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擔當,助力印尼當地疫情防控。在參與當地防疫工作方面,蘇蘇項目與北蘇門答臘省警察局、朗卡縣警察局、省和市級移民局、當地社區積極保持聯絡,全力配合當地的各項防疫檢查工作;社會捐贈及服務方面,也督促落實。據資料統計,蘇蘇項目通過領事館及華人慈善團體共向當地醫院及印尼國家電力公司捐贈一次性口罩共計6000余個,此外還通過與業主單位合作,使用電廠制氯間生產0.03%濃度的次氯酸,通過電廠的工程車輛對當地社區的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在當地員工管理方面,依法處理當地員工疫情期間的合同關系,積極協調和溝通,保障員工們疫情期間的穩定就業。考慮到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以及員工照顧家庭的需要,特別批準員工在特殊情況下居家辦公,對于自愿留在項目繼續工作的印尼員工,提供生活日用品和防疫用品,發放疫情補助。
追求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履行社會責任更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根基。大疫無情,人間有愛,疫情之下,沒有國界。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要問初心和使命究竟是什么?對于蘇蘇人來說,就是把一座電站當作是一座城池來守衛,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從安全生產到疫情防控,從企業責任到為每一位員工謀福祉,蘇蘇做到了,因為穩住蘇蘇電站,就是守住我們的“城”!